隨著彈性元件式一般壓力表的品種規格越來越多,JJG52-1999《彈簧管式一般壓力表、壓力真空表和真空表》的局限性、覆蓋面小的問題逐步凸顯出來。2013年12月24曰,將JJG52-1999和JJG573-2003《膜盒壓力表》兩個檢定規程合成一個檢定規程進行修訂,形成JJG52-2013《彈性元件式一般壓力表、壓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檢定規程,以替代原有的檢定規程。文章對一般壓力表檢定過程中執行JJG52-2013檢定規程過程中的關鍵性技術要求談了幾點體會。
隨著彈性元件式一般壓力表的品種規格越來越多,JJG52-1999《彈簧管式一般壓力表、壓力真空表和真空表》的局限性、覆蓋面小的問題逐步凸顯出來。2013年12月將JJG52-1999和JJG573-2003《膜盒壓力表》兩檢定規程合成一個檢定規程進行修訂,形成JJG52-2013《彈性元件式一般壓力表、壓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檢定規程,以替代了原有的檢定規程。新檢定規程在實施半年多來,在一般壓力表檢定過程中,針對檢定規程中的計量性能要求、合格判定及檢定方法中的一些規定談談自己在實際工作中的幾點體會。
1.準確度等級及Z大允許誤差
壓力表的Z大允許誤差是按其量程百分比計算所得。在JJG52-2013《彈性元件式一般壓力表、壓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檢定規程5.1中,列出了壓力表的準確度等級及Z大允許誤差的對應表,如表1:
在表1中可以看出,除了4.0級壓力表整個量程Z大允許誤差都是一樣,其他等級的壓力表測量上限的(90?100)%的Z大允許誤差均放寬至下一個等級的90%以下的Z大允許誤差,這是因為考慮壓力表實際使用時一般只用到測量上限的1/2?3/4,測量上限的90%以上基本不用,故將壓力表測量上限的(90?100)%的Z大允許誤差放寬,既不影響儀表使用的準確度,又能為生產企業節約生產成本。如果是這樣,在一般壓力表檢定過程中,壓力表示值誤差檢定點是按標有數字的分度線選取的,Z末的檢定點就是壓力表的上限值,除了4.0級壓力表整個量程Z大允許誤差都是一樣,其他等級的壓力表測量上限的(90?100)%的Z大允許誤差均放寬至下一個等級的90%以下的Z大允許誤差,那么,在JJG52-2013《彈性元件式一般壓力表、壓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檢定規程的第五部分計量性能要求里并未將此列入文字性的描述中,且在附錄A中檢定記錄格式中也未將該檢定點的Z大允許誤差獨立列出來,只在附錄A中示值檢定的記錄表格中列出了‘‘Z大示值誤差”一列,沒有明確壓力表測量上限的(90?100)%的檢定點與其他檢定點的區別。另外在記錄中體現的是被檢壓力表所有檢定點的檢定示值均進行比較,得出Z大示值誤差,這也就將測量上限的(90?100)%的檢定點示值誤差與其他檢定點的示值誤差一并比較得出Z大示值誤差,測量上限的(90?100)%的合格判定放寬至下一個等級的90%以下的Z大允許誤差這一計量性能沒有按照該檢定規程來執行,沒有體現出壓力表在測量上限(90?100)%的檢定點的示值誤差的合格判定是按照表1中的要求執行的。另外,彈性元件式一般壓力表在其測量上限是必須進行耐壓檢定的,以反映其壓力儀表在壓力或疏空作用下所產生的彈性后效、彈性遲滯后的殘余變量大小,這一主要特征只有在其極限工作壓力(或疏空)下工作一段時間后才能體現出來,因此測量上限1X10")或其倍數。同時估讀的小數位數就是被檢壓力的(90?100)%的合格判定應獨立于其他檢定點。筆者認為記錄是反應檢定過程的載體,這種檢定記錄格式顯然是不夠嚴謹的,因此將該記錄格式改成下面的格式更能反映該檢定工作的執行過程。威卡壓力表,
在附錄A的記錄信息中Z大允許誤差之后增加上‘‘測量上限的(90?100)%的Z大允許誤差”,同時將附錄A中示值檢定記錄格式改成如下格式,并將該檢定點進行獨立的合格判定,而不是同其他檢定點一并比較得出“Z大示值誤差”和‘‘Z大回程誤差”。
2.檢定方法
在JJG52-2013《彈性元件式一般壓力表、壓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檢定規程計量器具控制的7.3中對檢定方法進行了描述,在7.3.3‘‘示值誤差檢定”的規定中壓力表的檢定點是按照有數字的分度線選取的,檢定時,從零點均勻緩慢地加壓至第一個檢定點(即標準器的示值),然后讀取被檢壓力表的示值(按分度值1/5估讀),接著用手指輕敲一下壓力表外殼,再讀取被檢壓力表的示值并進行記錄,其輕敲的目的是觀察指針有無跳動或位移情況,了解各部件裝配是否良好,游絲盤得是否得當,傳動部件機械摩擦、調解螺絲釘是否松動、齒牙嚙合好壞、指針是否松動。輕敲前、后被檢壓力表示值和標準器示值之差即為該檢定點的示值誤差,如此依次在所選取的檢定點進行檢定直至測量上限,切斷壓力源,耐壓3分鐘后,再依次逐點進行降壓檢定直至零位。
在檢定過程中,對‘‘(按分度值1/5估讀)”的這個要求操作做一闡述。在JJG52-2013《彈性元件式一般壓力表、壓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檢定規程中的第六部分‘‘通用技術要求”中對壓力表分度值有如下規定:‘‘分度值應符合以下系列中之一:(1X10",2X10",5X10")/Pa、kPa或MPa,式中:n為正整數、負整數或零。”從這一規定中可以看出,壓力表的分度值1/5估讀的末位數應分別為(0.2X10",0.4X10",表檢定點上反映的小數位數。例如:用0.4級(0?1)MPa精密壓力表檢定一塊(0?1)MPa、1.5級一般壓力表,被檢壓力表分度值為0.02MPa,分度值1/5估讀應是0.004或其倍數,其檢定點示值應為3位小數位數。
3.主要標準器的選擇
JJG52-2013《彈性元件式一般壓力表、壓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檢定規程中刪除了原檢定規程IJG52-1999里的附錄C《壓力表允許誤差計算值一覽表》,是因為原檢定規程適用的范圍為測量上限(-0.1?1000)MPa系列彈簧管式一般壓力表、壓力真空表和真空表的首次檢定、后續檢定和使用中檢查,新的檢定規程里刪除了原檢定規程里范圍中測量上限的內容,也就是說所有彈性元件式一般壓力表、壓力真空表和真空表均無測量上限的限制,只要檢定過程中滿足檢定規程7.1.1檢定條件里對主要標準器的要求即可,即標準器Z大允許誤差的絕對值應不大于被檢壓力表Z大允許誤差絕對值的1/4,這樣,原檢定規程里附錄C《壓力表允許誤差計算值一覽表》己無實際意義,檢定人員可以通過實際的計算來判定使用符合檢定要求的標準器。
筆者認為在執行檢定規程的過程中,一些關鍵性的技術要求在檢定規程里缺少必要的文字描述,使檢定人員在實際操作中沒有明確的方向或產生一定的誤導,比如壓力表的示值檢定在結論判定上每個檢定員的理解會產生差異,結論也就會不同,從而有可能導致實驗結論差異的產生。總之,本文對一般壓力表在檢定過程中存在的一些技術性問題談了自己在實際工作中的看法,僅供參考。